【揭秘】湘西这种“苗鼓”,如何能“背”到全世界?
↑↑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,六百面新型组装苗鼓同时擂响,穿云破雾,鼓舞世界,世界鼓舞!
↑↑↑保靖吕洞山下,苗家姑娘打起了新型组装苗鼓,鼓声响亮,穿云破雾。
多年来,湘西苗鼓因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以及运输与维护的不方便,而使其一直较难背出“家门”,尤其是数百面鼓齐上阵的大规模表演更是让外人难于睹其芳容。
今年湘西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,数百面新型组装苗鼓同时擂响,现场如雷鸣般撼天动地,湘西精神、湘西力量伴随着鼓声呼之欲出。此次的独特“鼓语”,不仅生动地向世界呈现了湘西民族文化的魅力,更是向世人证明了湘西传统民间工艺在创新、在振兴~~~
↑↑↑新型苗鼓结构可拆分、组合、并可装入特制旅行箱随人而行(包括上汽车、火车、高铁、飞机)。
↑↑↑一辆9米多长的货车,可装新型苗鼓600个,而不可拆分的同类型苗鼓却只能装150个。极大的方便了运输,节约了成本。上图为演员们轻松地背着苗鼓去演出。
2016年8月10日,中国第一面可组装民族大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,并颁发了发明专利证书。目前湘西经济开发区引进了湘西山里人公司组装民族大鼓生产技术,开始批量生产湘西苗鼓。
组装苗鼓诞生记
↑↑↑选择优质牛皮做为鼓面
↑↑↑独特的药物配方,让牛皮在阳光与雨水中正常使用,不变形、不回潮。技术人员在配药。
↑↑↑把药物投入到大桶中,配制制鼓的浸泡液。
↑↑↑制鼓师傅把牛皮浸泡在药水中
↑↑↑充分浸泡
↑↑↑用特制的机器对牛皮边沿与中心位置进行加力拉平
↑↑↑鼓皮在固定前,拉平后,制鼓师傅对牛皮进行测音。
↑↑↑测音结束后,打孔,用铆钉把牛皮固定在不变形的鼓圈上。
↑↑↑用铆钉固定鼓皮
↑↑↑用刀对多余的牛皮进行切割
↑↑↑把固定成型的鼓面放入通风的室内,自然阴干,防止变形。
↑↑↑师傅对鼓面风干过程进行观察检测
传统制作苗鼓需要大量的木材,由于是整体一次性安装好的,不方便存储与运输。鼓皮与木板出现问题后,整个鼓就报废了。而新型组装苗鼓分八块,两面鼓皮盖,六块鼓腔,鼓皮与鼓腔有对应的联接黄铜扣,熟练的人可一分钟装上或拆开,方便运输与维护。
↑↑↑位于湘西经开区内的苗鼓制作生产车间
↑↑↑生产工人对鼓腔的链接部位安装加厚铜制拉扣。对新型材料的广泛使用,鼓腔的生产节约了大量优质木材,绿色环保。
↑↑↑生产工人对鼓腔的链接部位安装加厚铜制拉扣。对新型材料的广泛使用,鼓腔的生产节约了大量优质木材,绿色环保。
↑↑↑鼓腔与鼓腔的链接
↑↑↑鼓面与鼓腔的链接
↑↑↑组装成的鼓能承受260公斤的重物踩压
↑↑↑新型苗鼓分八块,两面鼓皮盖,六块鼓腔,鼓皮与鼓腔有对应的联接黄铜扣。
↑↑↑熟练的鼓手可二分钟拼装成,方便运输与维护。一旦出现某部件破损,一经更换即完好如初。
↑↑↑熟练的鼓手可二分钟拼装成,方便运输与维护。一旦出现某部件破损,一经更换更换即完好如初。
↑↑↑快速安装新型鼓
↑↑↑保靖吕洞山下,60面新型苗鼓同时擂响,喜迎湘西州成立60周年。
↑↑↑8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富强打起了刚健有力的八合鼓,评价新型苗鼓鼓声响亮、清楚。
↑↑↑新型苗鼓浑厚的音质在-30℃至80℃的温差及梅雨潮湿季节均无影响,既不变音也不变形。鼓手在水中打起了迎宾鼓,刚健有力,鼓面经过水的浸泡,声音依然激越清晰。
↑↑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,600面苗鼓同时擂响!穿云破雾,鼓舞世界,世界鼓舞!
目前新型苗鼓产品已远销香港、台湾、马来西亚及境内华中、华南、华北和西南民族地区,同时获政府采购中心的批量采购,受到客户的普遍赞扬。
本期编辑:孔黎明
内容来源:团结报(记者 张 谨 实习生 陈宇驰)
猜你还喜欢:
·END·
好看·好用·好玩